事业发展需求迫切
“招聘有专业基础、有法律基础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如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发布着这样的招聘启事。近年来,从创新主体到管理部门,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是伴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而产生的内在需求。“十一五”初年的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3种专利申请为57万件,2012年达到205万件,接近2006年的4倍;200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为12万件,2012年达到23.8万件,是2006年的近两倍。在这些数字背后,无不是各级管理部门与各类创新主体中的知识产权人才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逐步经历由知识产权培训向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转变的过程,工作重心也由重点开展普及意识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向知识产权人才工作转变。
作为人才工作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人才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在当前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显得尤为迫切。“十一五”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统筹协调的人才工作格局,但作为人才工作重要基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比较薄弱,主要存在缺少统一的人才信息管理与使用平台、信息化总体程度不高、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信息分析与利用不科学等问题。同时,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隶属多领域、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人才所在部门缺乏联动、各级管理部门人才工程交叉重复等现状也进一步限制了人才工作的开展。
人才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为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南。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其中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平台建设均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建设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2013年,《“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也明确要求“建设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和专业人才信息网络平台”。这些重要的政策措施,成为人才平台建设的重要纲领。
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20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的知名专家,203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283位全国百名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以及81名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还有关于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政策、文件等,都可以在新上线的人才平台中方便地查询到。无论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还是各类创新主体,人才平台的建成都成为相关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一位来自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有了人才平台,为地方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宝库,极大地方便了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能力的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国家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化工程并及时启动了相关建设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披露了人才信息化工程建设幕后的故事。事实上,人才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是按照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和建设人才信息网络平台两个阶段开展的。
在人才库建设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数年开展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和人才的组成选拔工作,形成了能够积极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服务的专家人才队伍。2010年成立的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知识产权领域的20位专家组成,在日常工作中就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关键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2011年评选出的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203人,主要来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企业、高校及中介服务机构的知名专家,在国家重点发展规划、区域和行业重大发展战略、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评选出的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了其引领示范作用,实现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带动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发展。自2007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3次评选全国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283人,通过国内外结合的高层次法律、管理班的培训,委托开展软科学研究等项目,培养出一大批精通国内外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熟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强统筹规划,通过实施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指导各省级知识产权局建设本地区知识产权人才库。
在此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人才平台建设。在这个阶段,通过整合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库中的人才信息资源,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的重要宣传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互联网查询与共享。人才平台目前包括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人才库信息,同时设置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动态、国家人才政策、知识产权人才政策专栏,及时传达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国家人才政策和知识产权人才政策,报道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的最新动态。
“通过人才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形成了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沟通平台和信息中心,并逐步优化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和人才信息共享机制,为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的坚强基础和后盾。”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在谈到人才平台建设的意义时强调,通过建设人才平台,可有效整合人才信息资源,及时发布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动态,传达国家人才工作最新政策文件,打造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信息中心,形成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一盘棋,提高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建设人才平台,可充分发挥人才库中专家人才在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的决策咨询、智力支持和引领示范作用。针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充分借助“外脑”,弥补不足,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推动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同时充分发挥专家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个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发展。
抓住机遇不断完善
“知识产权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人才平台,企业创新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家创新型企业的负责人对人才平台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他们看来,在企业日渐成为创新主体的今天,了解知识产权人才对于创新工作的意义,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才平台的作用。
当今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重视与争夺,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伴随着创新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知识产权博弈日趋激烈,对于知识产权人才的渴求尤为迫切。美国钢铁之父卡耐基曾经说:“拿走我的全部财产,把创新人才留给我,几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创新型人才对于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人才工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包括领军、高层次、骨干和专业人才4个层级,涵盖行政管理和执法、专利审查、服务业、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5个类别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体系,全国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已达6万多人。2012年,开展了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推荐选拔工作,共选出领军人才81名。同时,知识产权人才工程顺利实施,陆续实施了知识产权人才三大工程,仅2012年就新批复5家培训基地;启动知识产权教材建设工作;举办各类培训班5000余期,培训人员达50多万人次。
时至今日,在我国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已经拥有了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各类创新主体和企业中,也有了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业务管理能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在知识产权相关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明白人”走上了管理、创新、服务等岗位……如今,知识产权人才不但成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更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在方兴未艾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域,对于人才的渴求十分明显,逐年大幅提升的专利申请量与专利代理人缺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中,有约70%是通过专利代理机构来提交的。因此,为适应我国专利申请的现状和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代理行业人才建设十分重视,先后启动了行业发展促进工程,开展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加快发展试点,面向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区开展专利代理人能力提升培训,面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开展代理机构帮扶培训。
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报名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人数和通过考试的人数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09年有924人通过考试,2010年有1368人通过考试,同比增长48.1%;2011年有1493人通过考试,同比增长9.1%;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学历高、专业水平提高、年轻化成为较为突出的3个特点。仅2012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6780万人,同比增长21%,2966名考生通过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1.4744万人取得了专利代理资格,8064人获得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共有专利代理机构912家。
知识产权人才体系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六大支撑体系之一,对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人才资源、促进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十几年,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和知识产权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发展,人才平台的建成,将成为人才工作一个重要着力点。”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人才平台运行的基础上,今后将继续推动人才平台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平台进行人才信息的资源的共享,使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可高效便捷查找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引导和促进各类知识产权人才基础信息和专业特长、科研成果等分类信息的分享与跟踪,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人才信息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使用,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推动各省级知识产权局建设省级知识产权人才库,形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为数据中心,各级知识产权部门分级分类管理的全国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网络平台格局;通过平台及时收集了解全国知识产权系统、社会公众对于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规划中,人才平台建设的发展方向,将向着进一步扩大人才平台的影响力,构筑成互动、高效、便捷的人才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和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发展,逐步建成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开展人才工作的司令部,通过平台建设发展带动全国系统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同时,逐步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与综合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提高人才服务的整体效益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强全国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的整合,促进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人才数据库建设,形成纵向按层次划分和横向按领域划分的纵横交错的人才库格局。
“知识产权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战略性人才。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地位和作用大幅提升,更加凸显了对知识产权人才的迫切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会议上所言,已经成为人才平台建设的动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