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日本学术造假屡禁不止 其他国家又是什么情况?

预审:bodazy  点击:

利益诱惑 成果压力

日本学术造假屡禁不止

作者:张冠楠

编者按:

1月22日,日本京都大学一著名研究机构发生学术造假事件,成为日本的又一次“学术地震”。近年来,各国学术不端行为屡见报端,尤其是一些科研强国的学术造假案件频发,让学术诚信问题成为世间热议的话题。科学研究本应是人类寻求真理的纯粹活动,学术不端行为却让学界蒙羞,令科学蒙尘。为何学术造假屡禁不绝?如何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端?本报驻东京、柏林、华盛顿记者梳理驻在国的相关案例以及反学术造假的经验和措施,以供读者对相关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日本京都大学1月22日发布消息称,该校iPS细胞研究所中,以助教山水康平为第一作者的研究小组于2017年2月发表在美国《干细胞报告》杂志网络版上的一篇论文内,存在捏造和窜改图像数据的行为。这是近年来日本学术界接二连三发生造假事件的最新一起,让各界对日本科研领域的信誉打上了一个问号。

据了解,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是日本乃至全世界iPS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机构,该所所长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这是这家重要科研机构首次爆出论文造假丑闻。

据日本媒体报道,此次造假论文中,有11个图表(包括6个主图表和5个补充图表)信息存在编造或窜改问题。论文称,研究小组成功利用iPS细胞在体外培养出具有“血脑屏障”功能的结构体,可防止血液中所含药物或有害物质进入大脑,这可能也有助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京都大学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组尝试用已知的实验数据制作图表,却并未能重现论文的结论。据京都大学的消息,存在造假的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会对结论产生巨大影响。此事发生后,山水康平已经承认了自己的不当行为,称这么做“是为了让论文更好看”。

学术造假连年发生

近年来,日本学术界造假事件从未间断过。此次论文造假,也非日本学术界的偶发事件。2016年,日本东京大学接到匿名举报,称该校6个研究室的22篇论文中可能存在捏造和杜撰问题,主要涉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为此,东京大学专门成立了调查委员会,对涉嫌造假的研究室进行调查。在经过长达8个月的调查后证实,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渡边嘉典在《自然》和《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的5篇论文存在捏造图表内容和杜撰数据等造假问题。更令人震惊的是,东京大学的调查还发现,故意窜改图片在渡边嘉典的研究室是普遍现象,渡边嘉典甚至会指导研究室成员如何处理图片和修改数据,从而让论文显得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2014年,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小保方晴子的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更是震动日本,甚至引发全球关注。小保方晴子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其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出了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万能细胞”——“STAP细胞”。随后不久,便有研究人员在网上揭露小保方晴子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博士论文有诸多可疑之处,例如占其论文五分之一篇幅的内容几乎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网站上的一篇科普文章完全相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当年4月1日宣布这篇论文存在“捏造”和“窜改”。小保方晴子的“学术女神”形象崩塌,身败名裂,她的博士学位也被早稻田大学取消,她的一名导师、干细胞科学家笹井芳树自杀身亡。

正是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这一事件,让日本学术界的造假现象进入公众视线。2014年12月,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33篇论文被爆出存在捏造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2015年3月,熊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又爆出9篇论文造假。2016年,筑波大学一名副教授被爆出两篇论文造假。一系列的学术造假丑闻让日本的科研界颜面无存,相关人员也都受到了严厉处分。日本舆论认为,STAP细胞造假事件后,本不应该有人再去犯同样的错误,但事实是这样的事情依旧难以根绝,原因为何?

科研人员难保平常心

一方面,巨大的利益诱惑使研究者难以静心研究。2013年,日本政府曾表示,将在其后10年内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投入约110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这是因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等功能,被视为再生医疗的“万能细胞”。日本政府更是将再生医疗等尖端医疗技术作为“新经济成长战略”的重要支柱。据悉,在此次京都大学发生的论文造假事件中,山水康平在该论文研究中使用了公众捐款“iPS细胞研究基金”的部分资金,这篇论文的研究经费总额约为310万日元,其中200多万日元来自该基金。“iPS细胞研究基金”设立于2009年4月,支持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医疗应用、普及活动以及确保和维持专利等。无独有偶,在东京大学的论文造假中,渡边嘉典5篇论文的相关研究共接受了日本文部科学省等机构投入的约15亿日元经费。

另一方面,学术压力使研究者失去耐心,不惜造假。究其要因,一是为迎合社会期待。如社会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的期望值特别高,山水康平等人也许是为了迎合这种期待而窜改了数据。二是急于求成的心态。做科研的人都希望能拿到好数据,靠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设想。特别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随着实验难度一点点加大而涌现出来。有些急于求成的人就失去了耐心,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三是许多研究人员是任期制的,日本学术界看重研究成果,这使得研究人员很担心任期内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因此产生了较大压力。

日本学术界屡见不鲜的造假现象,折射出日本科研体制的弊端。据统计显示,2001年以后,日本撤回论文数量有增加的势头,原因在于研究者的急于求成,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监管不严。有分析认为,日本科研监管机制不完善、缺乏独立科研监督,为学术造假开了“绿灯”。此外,日本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也为原本严谨的科学研究增加了太多诱惑。虽然政府制定了预防和惩治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的相关法律,但在巨大的个人利益以及日益激烈的学术竞争面前,仍不断有人以身试法。

论文造假现象还折射出学术道德的缺失。科学的本质是“求真”,作为学者和科学家,诚实是最起码的基本素质。在日本学术界,弄虚作假已成为谋取各种利益最便利的“捷径”。如何避免这样自损颜面的事情再次出现,值得日本政府以及学术界认真思考。

(光明日报驻东京记者 张冠楠)

规则面前 一视同仁

美国学术打假“老虎苍蝇”都不放过

日本京都大学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研究所学术造假丑闻近日曝光后,舆论哗然。其实,学术造假历来有之,且不限于某一国。美国科研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在学术自律方面也获得公认,然而美国学术造假案例也是层出不穷。渴望在学术界声名鹊起、抱有侥幸心理和获取科研经费等,都是导致学术造假的诱因;而名声扫地、经费来源断绝甚至锒铛入狱,亦是学术不端者的下场。

据美国媒体报道,2006年美国的一起论文撤销事件竟牵扯出一起博士学术论文造假事件。2006年3月至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化学教授因与同事无法重现实验结论,而撤销了6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顺藤摸瓜”,于2010年10月发布通告,指控该化学教授实验室昔日的一位博士生存在多项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发表的博士论文存在数据造假和剽窃行为。据此,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处罚该博士生自2010年起5年内不得获得美国政府提供的任何经费支持,并禁止其参加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有关的任何咨询工作。

另外一起学术造假事件则因处罚严厉而轰动一时。200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前助理生物医学教授韩东杓所在的研究小组宣布发现兔子体内产生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发现堪称“石破天惊”,获得了美国卫生研究院10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然而到了2013年,剧情出现反转。另外一个实验室证明,韩东杓实验中使用的兔子血清中所含的抗体为人类抗体。爱荷华州立大学马上展开调查,确认这位旅美韩裔科学家将人体免疫球蛋白G注入兔子血清,伪造实验数据。韩东杓因此被校方辞退。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禁止其在3年内接受联邦基金资助。然而事情并未结束,2014年,韩东杓因伪造科研数据和提交不实报告以获取政府资助等重罪被起诉,最终获刑57个月并处罚金720万美元,出狱后还要接受3年的监视。

在美国,除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不端也是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2004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著名宪法学教授却伯被爆出,在其1985年出版的著作《上帝拯救这个尊崇的法院》中,有几处借用了政治学家亨利·亚伯拉罕1974年的名著《大法官与总统》的文字。事实上,却伯的这篇著作只是针对普通读者的通俗文章,并非学术文章,所以未在文章中标有脚注和尾注,只是在背景文献中提及亚伯拉罕教授的那部著作。即便如此,却伯的这个疏忽仍被旁人抓住把柄,成为攻击对象。却伯后来痛定思痛,向亚伯拉罕教授和学术界公开致歉。哈佛大学也未护短,成立调查委员会处理,发表报告认为却伯违反学术伦理。

无独有偶。201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名政治学系的研究生迈克尔·拉科被爆出,其在2014年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论文《当接触改变思想,一种传播同性恋平等权的表达方式》数据造假,而该论文的合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知名政治学教授唐纳德·格林。据媒体报道,拉科的论文曾引发轰动,并一度引领学术研究方向。但拉科并未如其论文所言,是花钱雇人拿着调查样本去选民家里做实验,而只是找来一份早已存在的数据,伪造成调查结果。事情被曝光后,事先并不知情的格林教授无地自容,诚恳道歉,主动撤回了论文,称未想到数据会造假。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对学术不端给出的定义是,在申请从事或评估研究中,或在研究成果报告中,所发生的假冒、篡改或剽窃行为。一般而言,美国学术机构和行政部门对于学术不端的处罚相当严厉。根据美国法律,对于任何获得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大学在收到剽窃举报后,负有法定义务调查处理,如拒不处理或纵容包庇,联邦政府经审查认定后,有权停止拨发经费,日后不再受理项目申请。学术不端者除了会被警告、降级、撤职和解除合约外,还会面临取消教授资格、基金会和学术期刊对其“敬而远之”、一定期限内被禁止申请项目和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等惩处。

美国还专门设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置,并在调查处理、披露信息和保护举报人权益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2011年,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针对学术不端,推出了一部名为《实验室:避免学术不端》的互动影片。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观众可以化身为影片中的主角,在遇到诸多科研诚信问题时,做出自己的选择。根据不同的选择,影片会设置不同的情节。观众可以扮演的角色包括大学生、博士后、导师和大学行政人员,借此设身处地体会不同角色在面对学术不端事件时的心路历程。

(光明日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先营)

论文造假 学界不容

德国部长照样官位学位一起丢

一向给人以严谨认真印象的德国人,对于学术造假,包括伪造学历、抄袭论文等行为,可谓“重拳出击”。不仅政府司法部门出台了严格的法律进行约束,德国学术界对于学术欺骗行为更是“零容忍”。无论是职场新人,还是政界高官,一旦被爆出在学术上存在造假、欺骗行为,此人在相关领域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宣告结束。

以法约束学术不端

在德国,学术腐败和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作假等,不仅会受到各学术部门的纪律处分,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收受贿赂的教授要被判处3年半有期徒刑。德国的《学术头衔使用法》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学位将予以剥夺:一、发现学位论文有造假、抄袭等学术不规范的现象。二、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行为有悖道德准则。该法由各联邦州的法律部门负责实施。据德国媒体介绍,在德国进行学术欺骗,或者按照德国人的说法有“科研中的错误行为”,则触犯的司法条例不仅涉及民法,而且还有刑法。德国法律界及科研界的普遍看法是,学术腐败绝不仅仅是道德范畴的事,由于其发生领域的特殊性,可能与许多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相关,因而必须以法律手段严加惩处。

几年前,德国曾爆出一起特大学术腐败案件。科隆检察机关公布了德国近100名涉嫌学术腐败的教授名单,指控他们收受4000至20000欧元不等的贿金,为不合格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提供方便。媒体甚至报道,有证据表明,在德国获得的博士中,每100名中至少有一到两名是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的。

事实上,在严格的法律约束下,德国科研界普遍严格自律。即使在许多国家只被认为是道德水平低下的一稿多投的现象,也被德国科研界视为学术造假。由此可见,科研自律意识已在德国科研人员脑海里深深扎根。这不仅与法律有关,还与各科研机构的相关严格要求有关。

互联网监督大显神通

在德国有一个著名的反学术造假网站“vroni-plag-wiki”,人们称它为反剽窃版维基百科。记者打开该网站网页看到,上面展示着许多被认定为存在不同程度剽窃行为的学术论文,作者和相似文章的名字赫然在列。该网站根据相似度百分比测算抄袭程度,然后公布。同时,学者如果认为自己的论文可能遭遇抄袭,也可以向该网站提出申诉,由专人进行核定。

前几年,德国涉及医学博士论文造假的丑闻不断。大量学术腐败事件催生了一系列专门检测学术论文抄袭的网络,以及一个新的职业——抄袭猎手,即专门查找学术造假的人。其中很多人就受雇于“Vroni-Plag”网站,这个网站在前几年德国“学术打假运动”中可谓“出尽风头”,由它公布的柏林夏洛蒂医学院等多校的90余篇医学博士论文存在造假嫌疑一事,轰动德国。在该网站公布的论文部分章节中,甚至存在通篇抄袭行为,而被抄袭论文的内容又与别的论文雷同,可谓连环造假。

默克尔“挥泪斩马谡”

2016年,时任德国国防部部长冯德莱恩被质疑1991年撰写的医学博士论文造假,在共计62页的正文中,27页的内容涉嫌抄袭,占比43.5%,其中5页抄袭内容超过75%,另有3页包含50%至75%的抄袭内容。Vroni-Prag网站指出,冯德莱恩的论文多处直接从别的文章中抄袭,既没有改动,也没有注明出处。最终,因调查委员会认定其论文“存在学术不当部分只占20%,且大多数情节不严重”,这位有着“默克尔接班人”之称的国防部长才勉强得以保留博士头衔。

但是冯德莱恩之前的几位部长同行就没有她那么好的运气了。2011年3月,时年39岁的联邦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因为博士论文“未充分交代引用来源”,被迫放弃博士头衔,最终在各方压力下被迫黯然离职。当时古滕贝格是总理默克尔阵营里的新秀,在德国人气极高,很有可能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但媒体和学术界对这位风度翩翩的“政坛之星”不依不饶,古滕贝格被送绰号“谷歌贝格”,最终被迫辞职。

《南德意志报》曝光古滕贝格涉嫌抄袭后,虽然引发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但是民调显示,73%的德国民众对他的工作感到满意,72%的人希望他留任国防部长,可见古滕贝格的确深受民众喜欢。同时,联邦总理默克尔也公开表示袒护。然而,民众的包容和总理的袒护不但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反而激怒了学术界——由德国博士和博士生起草的一封致联邦总理的公开信,得到了6万多人的签名支持。德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学术组织,如德意志科研协会、德意志科学委员会等,也纷纷表示抗议。德国反对党和媒体一再施压,要求古滕贝格下台。在各方的压力下,古滕贝格最终辞职。后来的审查表明,其论文有超过90%的页面存在抄袭问题,拜罗伊特大学撤销了其博士学位。

2012年年初,有人在网上匿名举报时任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安妮特·沙万的论文有抄袭之嫌。经核对,人们发现沙万的整个论文中有许多地方是照搬他人的文章,而且没有注明出处。2013年2月,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位认证委员会经过全面调查取证,认定沙万1980年的博士论文存在隐瞒引文出处及剽窃问题,并正式决定取消沙万获得了33年之久的哲学博士学位。沙万成为两年来第三位栽倒在学术问题上的德国高官,另两位是古滕贝格和欧洲议会前副议长西尔瓦娜·科赫梅林。

德治法治双管齐下

“抄袭门”“学术造假”触及的是德国社会对丧失诚信的零忍容。对于其他行业的欺骗行为,德国人同样不能容忍。以体育为例,在世界杯足球赛上,葡萄牙巨星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因为有欺诈行为,德国人对他的嘘声铺天盖地。葡萄牙人虽然球技高超,但经常用假摔为本队牟利,德国人对此普遍感到反感。

在政界,即使没有贪污受贿,政客们一旦被抓住“诚信有问题”,一般来说下台走人也是唯一选择。国防部前部长古滕贝格“抄袭门”曝光后,两万多名德国学者加入要求古滕贝格辞职的行列,并给默克尔寄去了联名信,抗议其留任决定。在国防部大楼外的铁栅栏上,几十双臭鞋挂在栏杆上,一张标语上写着“辞职=进步”。面对如此压力,古滕贝格再不辞职,恐怕连整个党派都要受连累,默克尔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近年来,为了避免学术腐败现象的发生,德国学界越发注重学术道德和品质的培养。德国各大学都在进行严格自律教育,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开声明坚决抵制学术腐败现象。比如,汉诺威大学专门指定一位资深教授负责审查博士论文,一旦发现论文造假,就会立即交由有关调查委员会处理。在全球都享有盛誉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就特别规定,青年科研人员进入该会工作,首先要接受学术道德的特殊培训。研究人员要明白科研中哪些是错误的行为,如何才能避免,如何确保自己始终坚持行为端正的科研活动。此外,研究人员还要在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上签字,承诺承担相应责任。

(光明日报驻柏林记者 田园)

来源:光明日报


添加者:姚莉莉  添加日期:2018-03-23 审核者: 审核日期: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119

Copyrigh@2014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