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吴奇院士来我校作基金申请和科研论文撰写辅导报告

编辑:孙健 预审:许新胜 终审:徐彬 点击:

20211016日,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吴奇院士应邀来我校作报告。报告会在花津校区会议中心第三报告厅举行,由化材学院高峰院长主持,化材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吴奇院士作了题为“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和科研论文”的报告。吴院士首先分享了他撰写科学研究基金的经验与体会,要遵循三个为什么1.为什么我们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2.为什么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3.为什么是我们,而不是别人,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接着讲解了科研论文的撰写,在选定题目、撰写简介和结论,选择期刊、投稿和处理审稿意见方面的经验。想要撰写一篇好的研究论文必须要有创新。随后提出了四条建议:1.开始撰写研究论文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完善;2.使用图片让论文生动而充实;3.语言简洁易懂;4.注重细节。最后,吴院士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及学科团队。会后,吴院士就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吴奇,化学博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荣休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讲座教授。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1989-1992年在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Fellow,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同Wolfgang Schrof博士合作一年;后获永久录用,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辞去BASF永久职位后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英制讲师(Lecturer)、教授(Reader1996;越过高级讲师一级)、化学讲座教授(Professor of Chemistry1999)和伟伦化学讲座教授(2010-2020)。1995年受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并于1996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母校建立了其第二个实验室。鉴于其对深入理解溶液中大分子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做出重要的贡献,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Fellow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主要是集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分子生物之成,设计和执行决定性的实验来回答一些与大分子,生物以及胶体有关的重要问题。其中包括,分子药物非病毒载体的设计与研发;与神经退化型疾病有关的蛋白聚集的初始成核过程;功能性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自组装;大分子溶液和凝胶网络的动力学和结构;以及难解和特殊高分子的分子特性。最近的研究兴趣已经主要地移向食品科学与加工。尤其是大豆蛋白和其它植物大分子的精深加工。

 

 

添加者: 添加日期:2021-10-18 审核者: 审核日期: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119

Copyrigh@2014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