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走“接着讲”“照着讲”的老路,而要朝着有所创造、有所创新的方向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就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其中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具有的特点的论述,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施路径。
坚持唯物史观,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以中国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基本前提,离开中国特点和实际去谈论中国特色,必然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继承什么、如何继承,民族性是什么、如何体现民族性,这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在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关系上,常常存在两种较为偏激的观点,要么认为只要是老祖宗的东西就是好的,要么认为民族性就是劣根性。正确处理继承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就是要打通融合“中、西、马”不同文化资源的通道。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做到继承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尤其是要充分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不同文化资源之间的融合与贯通。能够站稳唯物史观立场,就能够做到“究天人之际,通今古之变,”就能够实现“通天下之志,断天下之疑,定天下之业”。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克服两方面问题:一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建设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立场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做到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为人民践言。
坚持创造为先,体现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缺少原创的研究是没有主体意识和缺乏时代性的研究。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体处于原创性不足,时代感不强的状况,学术研究成果虽然增量庞大,但却表现为“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科研成果稀释、泛化,能够存世的经典作品少之又少,能够引领学术发展的大师少之又少。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就是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现实,面对真问题,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经典作品。
学术活动是人类精神在最高境界的追求,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经验与理性反思的痕迹。学术研究活动的成果一旦得以保存,就能够逐渐累积成文化经典。因有经典,后世学术自其枝桠结节处再生,精神文化之流可渐至洪大。先秦诸子仰赖六艺之学,希腊先贤注目史诗残篇,其文化之源均由此而来。学术精神依赖文化经典的创造,经典之再生,又促进学术思想不断衍生。学术经典不是研究者的自我吹嘘,一定是历经时代洗礼之后的留存。有经典的学术方为真学术,有学术的经典方为真经典。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走“接着讲”“照着讲”的老路,而要朝着有所创造、有所创新的方向迈进。总书记的讲话列举了大量东西方思想家以及他们创作的经典作品。所有这些经典都具有原创性,都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创造出类似的经典作品,才能够摆脱简单延续母版、套用模板、成为再版、陷入翻版的命运。总书记在讲话中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16个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重大理论和课题,这些都是未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优势,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倾情付出和耕耘的领域。
坚持科学引领,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人类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表现,都具有科学性。如果说自然科学帮助人类解决“技”的问题,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解决“道”的问题,二者都是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统一的基础就是其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其知识体系的真理性带有强烈的价值导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也是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统一。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抓好五类学科群建设,其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总的引领,此外还要对支撑学科、优势重点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冷门学科予以完善和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科学引领,充分体现系统性和专业性,同时要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着力打造中国学派,构建中国话语,真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