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

转发教育部社科司、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预审:bodazy  点击:

教社科司函[2015]2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继续设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现将2015年度本专项一般项目具体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助额度
  本专项一般项目公开招标,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左右,申报须依据指南(见附件)。
  二、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
  研究周期原则为2年。个别项目如有特殊原因经批准可延长,但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最终成果应为咨询报告、专著或论文,其中咨询报告为必选项。
  三、申报范围及申报条件
  1.本专项限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申报,每校限报2项。
  申请者应为上述高校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在岗教师,鼓励院士牵头申报,鼓励各高校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专项: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等各类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12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4.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本专项。
  5.连续2年(指20132014年)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本次暂停1年本专项申请资格。  
  四、申报办法和申报程序
  本专项以高校为单位集中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具体申报办法和程序如下:
  1.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方式。《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请评审书》(以下简称《申请评审书》)启用2015年新版本,以前版本无效。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2015122日开始受理项目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打印,并通过申报系统上传《申请评审书》的电子文档。
  4.已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以原有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并及时核对单位信息,尤其是重新核实本单位计划内财务拨款账户等信息;未开通账号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请登录申报系统,登记单位信息、设定登录密码,打印开通账号申请表并加盖管理部门公章,传真至010-58803011。待审核通过后,即可登录申报系统进行操作。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信箱:xmsb2015@sinoss.net
  5.本次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日期为2015310日,申报单位须在此之前对本单位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在线审核确认,并于2015320日前报送以下纸质材料:(1)《申请评审书》纸质件1套(A4纸打印,左侧装订),纸质件需签字并加盖公章。(2)本单位计划内财务拨款账户并加盖公章(如拨款账户有变更,须及时通知下列联系人)。
  寄送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中国工程院一局教育工作办公室,邮编100088。联系人:李志颖、刘玮;联系电话:010-59300224010-59300333;传真:010-59300224;电子信箱:lzy@cae.cn
  请来电确认材料接收情况,接收纸质材料截止时间以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要求
  1.申请者须认真查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有关管理办法及以往有关立项资料,强化创新意识,切实提高申报质量,避免低水平重复申报。
  2.各申报单位网上提交的《申请评审书》和签字盖章的纸质件数量与内容要确保一致,否则不予受理。
  3.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姓名等有关信息。
  4.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5.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
                                                                                      2015
120

 

附件: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指南

 

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工程教育的布局以及工程院校的分类与定位研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要素。为培养高质量工程科技人才,适应我国产业布局和结构特点,需要研究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别是“十三五”时期转型发展对不同类型、层次和专业结构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研究我国现有的工程教育资源布局、分类与定位新面临的挑战,并从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引导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质量、服务发展。

二、工程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评估体系研究

如何对工程科技人才进行评价是决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导向性问题,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需要对我国工程科技人才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探讨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公正的、权威的工程科技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评价标准,使工科专业对人才培养有标准,工业企业选用人才有依据,工程科技工作者个人努力有方向,促进工程教育竞争力的提升。

三、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是该协议关注的核心。我国现有工程教育体系下,需要发挥高校作为培养质量保障主体的作用,并研究如何在我国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工程教育评价机构,如何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何建立针对不同层次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如何组建质量评价与保障专家队伍等。

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工程人才若干问题研究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成为我国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是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模式单一、高校教师工程能力有待提升等,影响了我国现阶段校企合作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为此,需要深入研究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上的角色定位、分工及如何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等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五、中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应该在更广泛领域开展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高中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为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建立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不同学科、层次和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我国参与各类国际工程教育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在借鉴融合世界先进国家经验,保持我国的传统特色与优势前提下,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添加者:杜凤  添加日期:2015-01-22 审核者: 审核日期: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119

Copyrigh@2014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